当前位置: 首页
>要闻>部门动态

沈集镇:特色种植产业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发布日期:2024-11-14 09:48信息来源:沙洋县融媒体中心

近年来,沈集镇始终将发展特色产业作为富民、兴村的关键着力点,通过积极探索与不懈努力,大力种植辣椒、甘蔗等特色农作物,稳步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村富民的绿色发展康庄大道。  

金秋时节,沈集镇的 300 亩艳红椒迎来丰收季。一颗颗饱满的辣椒挂满枝头,“椒”红似火、“椒”香四溢,乡村田野呈现出别样色彩。   

在沈集镇港湾村的田地里,村民官德云和老伴正娴熟地采摘着成熟的辣椒。官德云满脸喜色地说道:“目前已采收辣椒 3500 斤,收入达 9000 多元,全部采收后预计收入一万多元。”官德云原有 22 亩田,未种辣椒时,年毛收入仅 2 万多元。近些年,在沈集镇的大力推广下,去年他试种了一亩辣椒。“辣椒比其他作物收益好太多了,着实为我增收不少,来年还得接着种。”官德云感慨道。        

沈集镇位于沙洋县西北部,地处丘陵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光照充足,为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021 年,为有效提高农民收入,沈集镇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成功引入湖北振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从众多经济作物中精心筛选,最终挑选出适宜本地种植的辣椒品种,并大力推广。   

“这个辣椒品种是从泰国引进的,国产品种在本地抗病性稍差,而这个品种抗病性强,经过优化后产量也相对较高。”湖北振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丁振介绍。   

为提产增效,当地推行“公司+村委会+农户”的发展模式。公司负责提供品种优选、技术培训、全程指导以及订单销售等服务。村委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推广种植、组织培训活动。村民与公司签订保护合同,公司设立保护价,以此确保村民的收益。   

“老百姓签订保护合同,公司会有保护价。比如保护价是 1 块 5,若市场行情下跌至 1 块钱一斤,公司仍按 1 块 5 收购,保证老百姓效益。若市场价高于 1 块 5,就按市场价收购。”丁振说。 

“称重、打包,发往武汉、长沙、荆州等全国各地……”在离港湾村不远处,便是辣椒收购点,村民可将当天采摘的新鲜辣椒当天销售。    

“在销售方面,前期我们主要对接中部六省一市的市场,以武汉为中心,包括长沙、合肥、南京、西安等地作为鲜货销售渠道。”丁振介绍,进入 9 月份后,随着辣椒品质有所下降,销售渠道转为国内酱厂,用于制作酱料,目前已有客户从河南等地前来寻求合作。              

今年,沈集镇种植辣椒300余亩,自7 月中上旬以来,沈集镇已采收七十余万斤辣椒。按种植面积测算,到11月底预计产量近100 万斤。   

“公司将继续大力发展辣椒产业,不断拓展销售渠道、努力提高附加值。”丁振表示,后期公司计划建设酱厂,同时还将在现有试点基础上扩大种植面积,并在拾回桥、曾集、高阳等地开展新的试点。    

艳红椒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鼓起了群众“钱袋子”,也为乡村振兴增添了亮丽色彩。除了艳红椒,沈集镇还积极引进经济作物甘蔗,并鼓励村民种植。如今,甘蔗产业已成功带动一方农户增产增收。      

“这里有黄金甘蔗、红皮甘蔗,口感薄脆甘甜……”在 348 国道公坪段售货亭前,一根根高大挺拔的甘蔗摆放得整整齐齐,公坪村村民罗俊芹正在为顾客削甘蔗皮、装袋,忙得不亦乐乎。罗俊芹向记者介绍:“卖了五六百根甘蔗,收入大概五六千块钱。”    

2000年,公坪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种植水稻、小麦等常规作物的同时,引进经济作物甘蔗,并大力推广。     

“今年种了 20 几亩的水田,还种了一两亩甘蔗,可以增收 一 万多元,比种水稻强多了。”公坪村村民邓勇向记者介绍,目前甘蔗主要以零售和批发为主,采收期可持续至 12 月份。   

“目前,全村甘蔗种植面积 200 亩左右,每年每亩可增收 6000 到 7000 元。为方便村民销售,我村为村民专门定制了木质销售亭,确保销售安全。”公坪村党支部委员周建华介绍道。    

产业兴旺,富民有望。除了种植艳红辣椒、甘蔗外,沈集镇还发展了果冻橙、花椒、水果黄瓜、小番茄、梨等特色产业,不仅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户收入稳步增长,也让乡村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今后,沈集镇还将持续加大特色种植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强化科技支撑,拓宽销售渠道,进一步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沈集镇党委委员、副镇长谭娇凤表示。(记者 胡金艳  程微)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