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县上下齐心协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防汛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精准施策,攻坚克难,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收窄,经济运行进一步回稳向好。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初步测算,1-9月,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7.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7.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55.0亿元,下降0.8%;第二产业完成83.46亿元,下降10.7%;第三产业完成88.76亿元,下降8.9%。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4.2:36.7:39.1。
(一)工业生产平稳增长。1-9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7%,降幅较1-8月收窄3.4个百分点,较上半年收窄10.3个百分点。一是行业增长面保持稳定。9月,全县23个行业大类中,17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实现正增长,增长行业数较上月增加1个,增长面为73.9%;13个行业当月增加值增速较上月提高。二是工业效益持续改善。1-9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21.32亿元,同比下降14.0%,降幅较1-8月收窄3.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6.58亿元,同比下降18.5%,降幅较1-8月收窄1.2个百分点。
(二)项目投资复苏加快。1-9月,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6.0%,相比上季度收窄16.8个百分点,其中5000万以上项目投资增速收窄31.9个百分点,500-5000万项目投资增速收窄25.9个百分点。一是一、三产业地位提高,结构优化。按照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一产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1%,较二、三产业增速率先实现正增长。一产业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1.7%,较去年同期增长0.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1:54.5:44.4发展为1.7:45.2:53.1。二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效果明显。1-9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44.8%,高于全市135.7个百分点,增长势头明显。
(三)商品消费持续回暖。1-9月,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38亿元,同比下降19.9%,降幅较一季度收窄22.2百分点,较二季度收窄10.2个百分点,较1-8月收窄2.4个百分点。一是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回暖。全县有商品零售的21类限上商品中,有17类商品零售额本月实现正增长。其中粮油、食品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9月当月增速分别为12.3%、8.8%、11.0%。二是城镇市场增长快于乡村。1-9月,全县限上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12.72亿元,占限上零售额的89.6%,同比下降8.3%;限上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47亿元,占限上市场零售额10.4%,同比下降23.3%,城镇市场增速高于乡村市场15个百分点。
(四)财税收入持续增收。1-9月,全县财税收入持续增收,支出重点保民生保运转。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69002万元,较上月增加7195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231万元,地方税收收入30763万元,比上月增加4841万元、3706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8393万元,降低3.6%。其中,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卫生健康支出、城乡社区支出增长6.7%、3.4%、6.3%、23.8%,节能环保支出下降56.7%。民生支出282821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86.1%,环比增长14.3%。
(五)金融存贷余额同步增长。截止9月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075386万元,同比增长9.1%,环比增长1.1%、增加32274万元,比年初增加193313万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390072万元,同比增长10.5%,比上月增加19396万元,比年初增加127610万元。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四上企业”入库形势严峻。今年以来,全县“四上企业”仅新增入库1家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28家投资项目企业、7家规上工业及12家限上批零住餐业,规上服务业无符合入库要求的企业,且预计今年剩余月份拟入库工业企业不足3家,商贸企业仅1家预计达入库标准,较以往新增入库数量差距明显,新进增量严重不足。
(二)投资项目建设存在短板。一是工业投资回升缓慢。1-9月,累计完成工业投资42.5亿元,同比下降46.9%,总量减少37.6亿元。截止目前,全县在库5000万以上工业投资项目42个,较去年同期减少34个。二是项目支撑后劲不足。1-9月,5000万元以上项目48个,比去年同期减少32个。其中,亿元及以上项目43个,比去年同期减少26个。在库项目剩余投资额99.2亿元,同比下降36.1%。三是民间投资信心不足。1-9月,全县民间投资同比下降28.6%,占全县投资的比重为80.9%。其中,制造业民间投资同比下降59.4%,住宿餐饮业民间投资同比下降95.2%。
(三)消费恢复正常尚需时日。一是住宿、餐饮业收入全面恢复尚需时日。1-9月,全县限上住宿、餐饮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下降19.4%、24.9%。在库的34家企业中31家同比下降,占总数91.1%。二是线上消费占比偏低。1-9月,沙洋县限额以上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为0.03亿元,同比下降17.3%,占全部限上零售额的比重微乎其微,与线上消费发达地区差距甚远。
(四)企业经营效益不高。一是经营成本增加。企业物流运输成本、各项费用等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压缩企业利润空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92.50元,同比增加0.28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2.98%,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为485.30元,同比减少89.60元;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5.9天,同比增加2.1天。二是产销率仍较低。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5.9%,低于同期1.2个百分点、低于全市0.4个百分点。其中,9月产销率为95.6%,低于同期1.3个百分点。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经济运行监测,稳定发展预期。紧盯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抓好经济运行的监测预警,精准把握经济走势,确保主要经济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内,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准确研判,精准施策,确保问题及时解决,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紧紧围绕重点、难点、痛点、堵点问题,进一步压实责任,狠抓落实,扎实推进各项经济工作,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二)持续扩大内部需求,抓实项目落地。一是紧抓项目投资,精准谋划新增项目。要加大政策和资金引导,优化营商环境,激活市场经济主体的活力。要抢抓宏观政策机遇窗口期,支持“两新一重”建设,加快项目申报,做好协调服务,精准帮扶,促进各项项目早立项、早开工、早建成、早达产。二是深挖消费潜力。要千方百计努力增加就业和居民收入,做好社会保障,奠定消费基础;积极落实各项消费刺激政策,打造良好的消费环境;要大力培育线上消费为代表的新兴消费,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
(三)加大进规进限力度,壮大经济总量。一是提前谋划。相关部门要认真梳理好本行业企业情况,摸底排查,筛选出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企业纳入拟进限进规企业数据库。二是做好宣传工作。帮助企业打消顾虑,进规规限,如实提供申报材料。三是加大激励力度。建议仿照“四上”企业培育标准是制定措施鼓励“大个体”纳入统计,对大个体和统计人员适当给与补贴,提高“大个体”进限和报表的积极性。加快进规进限工作进度,做优做大做强经济增量,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