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工业经济呈持续向好发展态势

发布日期:2015-11-30 00:00信息来源:县新闻中心 余少昌

  11月26日,记者从县经信局近期印发的1至10月全县工业经济运行情况通报上看到,我县工业经济虽受经济整体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但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却呈现出了两位数的增长势头。在与该局一些干部职工探讨其中“秘决”时,他们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全县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之所以能够呈现持续向好发展态势,源于县委、县政府狠抓项目建设,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强化跟踪服务,提升了工业经济健康平稳运行质效。

  据了解,1至10月,全县完成工业产值291.9亿元,同比增长12.11%,占全年总任务73.8%;完成工业增加值74.9亿元,同比增长11.5%;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4.8亿元,同比增长30.9%。预计今年可完成工业总产值396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02.6亿元,将分别比上年增长16%、14%。

  今年以来,我县针对经济整体下行压力加大,工业经济存在项目产能释放不足,生产要素保障乏力,企业抗压能力较弱的困难,以狠抓重大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夯实工业经济持续向好发展的支点。全县已实施亿元工业项目41个,其中新开项目19个,新投产项目22个。新能源电动车二期项目和德和工业园项目投资分别为30亿元、10亿元;楚天水产品科技园、新型墙体保温材料及高级节能风管生产二期、中亿冷链物流、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等6个项目,投资都超过5亿元;这些项目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8亿元,占全县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55.2%。县里在狠抓重大项目建设的同时,一方面通过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引导明弘、荆玻、丽阁铝业等一批骨干企业,转型扩规升级,投资建设并投产明达LOW—E玻璃、节能铝型材等9个项目,壮大了龙头企业的综合实力。另一方面,加大在谈项目的跟踪力度,培植工业经济发展后劲。与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签订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引进中岩国际商贸城、珠影星光城、弘港科技LOW—E玻璃深加工、山东润泽集团华中建材物流大市场、兴洋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园等一批投资10亿元以上的新兴产业及产业链节点项目,为改变工业经济发展格局奠定了基础。

  我县把金融服务、企业家培训和中小企业培育,作为领导干部进企业搞好跟踪服务的重头戏,确保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效。县“四大家”领导深入企业调查研究,排忧解难,多次组织召开“助保贷、政银集合贷”协调推进会,累计向28家规模企业发放贷款1.7亿元,为熊兴化工、荣谊塑胶等8家企业提供过桥资金1.3亿元;并设立了规模为5亿元的企业发展调度资金、政银合作风险基金等8个基金,与金融部门合作,放大用于扶持企业发展。在创新政务服务机制上,推行目录化管理,简化审批程序,实现企业登记由“三证合一”向“一照一码”转变,做到了所有行政审批“一个窗口受理、一次全部办结”。还采取到企业调研、模拟办事程序等方法,开展“为官不为”行为走访调查,对收集到涉及32个单位的89个问题进行了通报,责令相关单位逐条限期整改销号。在加大中小企业的培育力度上,邀请长江证券、红桃K等企业专家,为县内90多家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企业金融知识方面的培训,共开办培训班10次,培训人数达500多人次,有力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截至10月,有16家中小企业跻身于规模企业的行列,使全县规模企业达到179家。




打印 关闭